水產養殖要想獲得高產、高效,不管是池塘養殖方式、還是工廠化養殖模式,都離不開一個最基本、最重要的條件——增氧。水生生物是通過溶解在水中的氧氣呼吸生存的。所以水中的溶氧量是水中生物生存的關鍵指標之一,一般來說5-8mg/L的溶氧量就可以,一些品種需要10-12mg/L甚至是更高的溶氧量。目前國內的養殖技術現狀可以說基本達不到上述要求,甚至相當一部分養殖水產品是生活在缺氧的死亡線上,在這樣的生存條件下,往往是養殖水產品品種退化、體弱多病、生長緩慢,同時也使餌料、水、電、藥的消耗大大增加,降低了產品品質、增大了養殖成本。
水體溶氧充足,魚體生長新陳代謝旺盛,對飼料消化時間大大縮短,魚類的生長速度指數呈增長態勢,飼料係數呈負增長。有試驗表明;當水中的溶氧量從7.6毫克/L降到3.1毫克/L時,飼料係數提高了5.6倍,而生長速度卻降低了9~10倍。溶氧量5毫克/升以上魚類攝食正常,當溶氧量降為4毫克/升時魚類攝 食量下降13%,而當溶氧量下降到2毫克/升時其攝食量下降54%,再下降到1毫克/升以下時魚類停止吃食。
溶氧量充足還可以改善魚類棲息的生活環境,降低氨氮、亞硝酸態氮、硫化氫等有毒物質的濃度。如魚蝦生活在溶氧不足的水中,體質將下降,對疾病抵抗力降低,發病率升高,在低氧環境下寄生蟲病也易於蔓延。
同時,水中的COD等有機物質,都在分解的過程中需要氧氣的參與。 除了這些,還有很多細菌,如分解細菌(牙孢杆菌、枯草杆菌等)都是耗氧的。所以,保持水中的高溶氧,對水產養殖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。
大多數的情況下,水產養殖應用最多的就是納米管和風機增氧,也有不少人在土塘養殖的條件下,采用葉輪機和湧浪機增氧。但空氣增氧,空氣中氧的含量隻有21%,氧氣又是一種難溶於水的氣體,因此,常溫常壓下,空氣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約為8-10mg/L,空氣增氧操作可使水中溶解氧的飽和度最高達80%-90%,即水中溶解氧濃度最高為8-9mg,根據廣州藍靈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的實地實驗數據顯示,在循環水養殖條件下,當養殖密度高於30KG每立方時,空氣增氧的任何方式都無法達到水產動物的生長需求。使用純氧對水體進行增氧就顯得十分必要了。
純氧中氧的含量幾乎是空氣中的5倍,使用純度達93%以上的氧代替空氣的純氧增氧法,能使水中氧氣的溶解度高達50mg/L。這與空氣增氧相比,提高很多,它使好氧微生物的濃度和活性提高,使微生物充分發揮作用,生物反應器水處理效果會更好。純氧增氧法還易於通過調節氧氣流量與壓力控製水中溶解氧的濃度,使之適合各種水質處理的要求。
但純氧增氧目前最大的問題仍然是溶解效率的問題。據我們廣州藍靈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走訪發現:大多數使用純氧對水體增氧的水產養殖戶,目前仍有部分采用納米曝氣管這樣的方式。經過對氣泡上浮後體積的收集和計算,真正的純氧利用率不超過5%。餘下的95%的純氧,都通過氣泡上浮的形式進入空氣被浪費掉了。長期運行下來,所用液氧的成本高得驚人!這還不包括有人用液氧和氣石這樣效率更低下的配件一起使用。
也有人推薦使用超微氣泡發生器,是的,超微氣泡發生器是一種可以產生“牛奶水”的設備。國內有不少人在做這種設備的改裝產品。相對於普通的曝氣配件來說,效果好了不少。因為由它產生的氣泡直徑大概在100微米以下(但絕對跟納米還有十萬八千裏的距離),很容易就會讓水體的溶氧升高。純氧的利用率也大幅增加。但仍然會有部分氣體在靜置一段時間後從水中逸出。更要命的是,超微氣泡發生器的功率相對較大。如一個100立方的養殖池,養殖密度不小於40公斤每立方,就至少需要一台3KW的超微氣泡發生器。因此,小水體純氧增氧或將臭氧與水混合進行殺菌 ,可以考慮使用超微氣泡發生器。
如果能通過一種方式,將純氧與水混合得到高溶氧水的同時,還能保證純氧不至被大量浪費,無疑將會節省大量的純氧的成本。純氧溶氧器就是在這種需求下誕生的。從這種設想到最後能批量生產投入實用的商品,藍靈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。從類似於啤酒生產的方法,到氧氣錐的餘氣回收、再到各種射流器等方法。效果都好像不盡如人意。最後,我們采用了一種全新的方法,在高密度循環水養殖場進行了多次試驗,最後終於成功將產品的性能穩定下來。
純氧溶氧器最適宜用於高密度循環水養殖。它不僅能快速將水體的溶氧增加到超飽和狀態,在魚類養殖密度很高的情況下,也可以保持水體的溶氧不低於7PPM。更主要的原因是,係統是循環水。溶氧效果其實是疊加的。氧氣的溶解最終隻是提供水生魚類的正常需求,利用率高。這樣氧氣的消耗量其實是很小的。不象流水養殖那樣,高溶氧的水可能未被魚類利用就被排出養殖池。因此,高密度循環水養殖使用純氧溶氧器,才是真正地做到了物盡其用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聯係人:李家克
手機:13560241557
電話:020-22921925
郵箱:1291544875@qq.com
地址: 廣州市越秀區三育路23號第(2)棟2樓Y2012